×

基于DSP的IP电话设计方案解析

消耗积分:1 | 格式:rar | 大小:0.6 MB | 2017-10-27

分享资料个

传统的电话网是以电路交换的方式传输语音信号的,它需要的基本带宽为64kbit/s。据统计,在正常通话情况下,大约只有40%的时间为有声期,其余时间电路均为空占,网络带宽利用率不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不断完善,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成为最重要的通信方式。而要在基于IP的分组网络上传输语音,就必须对模拟的语音信号进行特殊处理,使处理后的信号可以适合在面向无连接的分组网络上传输,这就是分组语音技术。本文介绍的就是一种基于TMS320VC5409的IP电话设计。
  G..728编码标准
  语音编码技术是IP电话的核心技术之一,编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IP电话的通话质量。
  G .728标准的语音编码算法是16kbit/s的声码器编码标准,采用低时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LD-CELP)技术。线性预测器使用的是反馈型后向
  自适应技术,预测器系数是根据上一帧的语音量化数据进行更新的,因此算法时延较短,为0. 625ms,相当于5个采样点时间,这也是G .728的帧长时间。由于使用反馈型自适应技术,因此预测器系数不需传送,唯一需要传送的是激励信号量化值,也就是码本索引值。G .728标准的语音编码算法的码本总共有1024个矢量,索引需占10个比特,因此其比特率为10/0.625=16kbit/s。
  G .728标准的语音编码的主要特点有:
  *算法时延短,仅为0. 625ms;
  *一路编码时延小于2ms;
  *传输比特率为16kbit/s;
  *MOS值为4. 173,达到了长途通信质量。
  由于G .728标准的语音编码算法的时延短,语音传输比特率可以满足IP电话的应用要求,所以我们选用G 。 728标准的语音编码算法作为IP电话的编码算法。
  硬件系统设计
  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DSP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减轻计算机CPU的负担;语音的录入和输出系统也单独分离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和DSP进行数据传输,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减少时延。最后,通过高速的PCI总线,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