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C/OS-II任务栈处理的一种改进方法

消耗积分:1 | 格式:rar | 大小:0.4 MB | 2017-11-01

分享资料个

关于μC/OS-II这个实时内核及其应用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了,对于学习RTOS的人来说,这个系统是很好的学习起点。虽然文献[1]的源代码没有行号和函数名交叉索引表等,给源代码阅读造成一些困难(可使用BC31的grep查找功能,提高阅读效率),好在代码不是很长,前面又有详细的中文说明,对于有一定X86汇编和C语言基础的人来说,仍然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掌握。
  μC/OS-II内核是一个抢先式内核,可以进行任务间切换,也可以让一个任务在得不到某个资源时休眠一定时间后再继续运行;提供了用于共享资源管理的信号灯,用于进程通信的消息队列和邮箱,甚至提供了存储器管理机制,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
  μC/OS-II内核有些地方仍然值得改进,比如该系统不支持时间片调度。如果有一个任务中一段死循环代码(或者条件循环代码),代码就会永远(或长时间)在此处执行,调度程序无法控制,其它任务也就是不到及时执行。这种抢先式实际上和非抢先式系统存在着同样问题。当然,如果这种代码不一个BUG,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在不提供时间片调度的抢先式系统中,一般采取信号灯,或者任务主动休眠的方法(对于μC/OS-II,很容易改造成支持时间片调度,只要在定时中断服务程序调用OSIntCtxSw()函数即可);非抢先式系统一般采取有限状态机方法,不使用这种耗时很长的循环代码。不过,无论如何,对RTOS的使用者来说,这毕竟会使得任务函数的编码不能随心所欲。
  uC/OS-II内核的另外一个值得改进的地方就是其任务栈管理方法。在μC/OS-II内核中,各个不同的任务使用独立的堆栈空间,堆栈的大小按每个任务所需要的最大堆栈深度来定义,这种方法可能会造成堆栈空间的浪费。下面讨论如何在RTOS中多个任务共用一段连续存储空间作为堆栈。
  1 任务切换要保存的数据
  简单地说,一个任务可看作一个运行中的C函数。对于抢先式RTOS来说,在任务切换时,应保存当前任务的各种现场数据。现场数据包括局部变量、各个CPU寄存器、堆栈指针和程序被中止的任务指针。CPU寄存器是任何任务代码均会用到的;而局部变量,一般的编译器是将其它安排在堆栈空间中,堆栈指针也是各任务公用的,所以也需要保存。 对于全局变量,由于一般是在内存中的固定位置,各任务所占用的空间完全独立,所以不需要保存。 在X86环境中,要保存的CPU寄存器共14个16位寄存器;通用寄存器8个(AX、BX、CX、DX、SP、BP、SI、BI)、段寄存器4个(CS、DS、ES、SS)以及指令指针IP和标志寄存器FR各1个。
  2 C编译器中变量在堆栈中的位置
  对于一个存在函数调用嵌套的C程序来说,大部分编译器将传递的参数和函数本身的局部变量放在了堆栈中,编译器会自动生成压栈(push)和弹栈(pop)代码,以保存上级函数的运行寄存器。 假设函数main()调用funl(),而funl()调用fun2(),则在执行fun2()中的代码时,堆栈映像如图1所示(X86 CPU的情况)。
  uC/OS-II任务栈处理的一种改进方法
  对于RTOS软件,堆栈中的各种数据就是一个任务的现场。一般CPU的堆栈指针SP只有一个,在进行任务切换时,必须将挂起任务所使用的堆栈内容保存起来,以便使该任务在下次唤醒时能从原地继续运行。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