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控制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压力,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五年来,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定目标,但这是以不惜牺牲GDP的增量为代价取得的成绩。在个别地区还出现了拉闸限电以完成目标的做法。从手段上来说,我国现在多还采取的是一些初级手段,如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等。而根据国际经验,节能减排的工作是开始容易做,后面越来越难。也就是说,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发展、消费升级,对能源的需求的刚性增长;另一方面,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巨大压力。如果我们不采取新的努力,新的方式,减排将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上枷锁。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寻求提高能效、改变能源结构的方法,从根源上减少单位GDP的能耗压力。
2010 年3 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从此,智能电网建设作为提高能效和节能、优化能源结构的节能减排新思路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提高能效和节能、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主要途径,其贡献率将分别达到70%和20%左右。建设智能电网既有利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并网利用,也有利于构筑“输煤输电并举”的国家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并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基本建成智能电网后,发挥其能源配置的绿色平台功能,通过大规模电力输送以消纳清洁能源、助推电力系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电动汽车发展等,实现2020年比2005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亿吨,这对实现中国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贡献率将超过20%。
通过建设智能电网,实施科学有效的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我国可减少装机1亿千瓦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同时还可节约8000亿至10000亿的投资。2009年全国发电煤耗340克/千瓦时,在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的推动下,2020年发电煤耗可达305克/千瓦时。每年发电以101616亿千瓦时计算(火电装机容量为11.6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4.5%),每年可节约煤耗3.56亿吨;在智能电网的推动下,假定2020年相对2005年新增电动汽车3000万辆,可替代燃油3550万吨,考虑到2020年的发电结构,通过以电代油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6870万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