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P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消耗积分:0 | 格式:rar | 大小:0.01 MB | 2020-08-24

分享资料个

  DSP 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70 年代理论先行,80 年代产品普及 ,90 年代突飞猛进。在DSP出现之前数字信号处理只能依靠MPU来完成。因此, 直到70 年代, 有人才提出了DSP的理论和算法基础。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1982 年世界上诞生了首枚DSP芯片。这种DSP器件采用微米工艺NMOS技术制作, 虽功耗和尺寸稍大, 但运算速度却比MPU快了几十倍, 尤其在语音合成和编码解码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DSP芯片的问世是个里程碑, 它标志着DSP应用系统由大型系统向小型化迈进了一大步。至80 年代中期, 随着CMOS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代基于CMOS工艺的DSP芯片应运而生, 其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都得到成倍提高, 成为语音处理、图像硬件处理技术的基础。

  80 年代后期, 第三代DSP芯片问世, 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其应用于范围逐步扩大到通信、计算机领域。

  90 年代DSP发展最快, 相继出现了第四代和第五代DSP器件。现在的DSP属于第五代产品, 它与第四代相比, 系统集成度更高, 将DSP芯核及外围元件综合集成在单一芯片上。这种集成度极高的DSP芯片不仅在通信、计算机领域大显身手, 而且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消费领域。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DSP 产品的应用已扩大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逐渐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目前, 对DSP爆炸性需求的时代已经来临, 前景十分可观。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