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手机无线控制大饼脸

消耗积分:0 | 格式:zip | 大小:0.22 MB | 2023-07-10

王兰

分享资料个

理念

当我第一次有了破解 Pie Face 的想法时,我有几个设计目标:

  • 游戏的外观应该保持不变。
  • 游戏不应该产生很多额外的噪音(即没有来自电机或伺服系统的大声呼呼声。)
  • 游戏应与手机无线连接。

简而言之,我想完全控制游戏的投掷机制,而不让其他人注意到。至少可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主要问题是将所有东西打包到一个非常有限的体积中。

逆向工程

为了了解如何破解 Pie Face,我首先需要了解游戏机制是如何运作的。这需要一些逆向工程。

 
 
 
poYBAGOhBamAeOY_AAaeVGC9yso241.jpg
 
1 / 3图 1:饼面机制模块
 

该模块包含 Pie Face 的所有机制。但我会说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微型伺服克服惰轮力所需的扭矩远高于微型伺服可以处理的扭矩。我使用了输出扭矩为 20 kg 的伺服系统,到目前为止效果很好。

另一方面,我最初担心伺服器发出的噪音量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初步测试之后,我发现在游戏中你可以听到舵机转动的声音,但声音很短,不会引起怀疑。

就电子产品而言,我使用 HC-05 蓝牙模块在 Arduino Nano 和我手机上名为Serial Bluetooth Terminal 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通信有许多不同的应用程序可用于连接蓝牙模块和 Arduino,但这是最适合我的应用程序。使用此应用程序连接到我的蓝牙模块后,我可以直接访问 Nano 的串行端口,从而可以使用极其简单的命令与 Nano 进行通信。

V0.5

poYBAGOhBceAZ4dMAAJYOYmGFvg617.png
图 6:ESP8266 WiFi Arduino
 

在开发的早期阶段,我使用了 ESP8266 WiFi Arduino 来建立手机和 Pie Face 游戏之间的通信。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但我很快放弃了这种方法,转而使用蓝牙,即使没有可用的 Wifi 网络,它也能让我连接到游戏。

V1

 
poYBAGOhBcyAWcOdAACJEOMhZ10455.png
图 7:首次尝试破解 Pie Face
 

 

 
pYYBAGOhBpSAVEynABAwexxkX_o957.jpg
图 8:V1 的电源
 

我的第一次迭代真的很粗糙。所有的连接都是用热胶和胶带粘起来的,电源是我从一辆旧遥控车上回收的 AA 电池组(图 8)。

 
 
 
 
pYYBAGOhBvKAaFw_AAwS_6Z_1UI499.jpg
 
1 / 2图 9:V2 上打开限位开关的特写
 

为了确保手臂在用户转动旋钮的那一刻被触发就像在原始游戏中一样),我将限位开关热粘在突起下方,当中央齿轮旋转时,突起会来回摆动(图9-10.) 然后我对 Arduino Nano 进行了编程,等待我手机的触发和限位开关的触发。只有当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它才会启动手臂。

 
 
 
poYBAGOhB0CAVeWJAAihnnFZtvY542.jpg
 
1 / 2图 10:吊环螺栓从外壳顶部伸出
 

我安装了有眼螺栓,让钓鱼线穿过下巴托的正下方(图 10-11)。

V2

 
 
 
 
pYYBAGOhB6KAbwJaAA0SFp-8PuI354.jpg
 
1 / 5图 12:我第二次尝试破解 Pie Face
 

V2 是对 V1 的巨大改进。

最后的想法和可能的改进

如果您决定要制作自己的破解 Pie Face 游戏,请确保您的电源有足够的容量。提这个是因为为了游戏的外观不变,我没有安装任何电源开关。这意味着该装置在组装时必须通电,并且电池必须能够从组装到您开始玩游戏为止。我使用的 USB 电池组额定容量为 2600 mAh,在不使用时可为游戏供电长达 6 小时(即它不会在您玩游戏时为游戏供电 6 小时,因为伺服运动会更快地耗尽电池。)

总而言之,我对这个项目的结果感到非常满意。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挑战,我玩得很开心,我的朋友们一点也不怀疑,我能够满足我所有的原始设计标准:

  • 我的被​​黑游戏的外观几乎没有变化。
  • 它不会产生可疑的噪音。
  • 它与我的 Android 手机无线连接

如果我决定制作 V3,我可能会:

  • 3D 打印肚皮而不是使用木头。
  • 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张紧钓鱼线。在目前的状态下,几乎不可能让我的手指伸得足够远。
  • 给连接蓝牙模块的RX和TX线加一个开关。当使用这些串行通信线路时,Arduino 不接受软件更改。为了上传新软件,我必须拔下蓝牙模块,上传我的代码,然后重新插入模块。一个开关会使这个过程更容易。
 
 
 
poYBAGOhCEmAO7MqAA6py9-SFt0020.jpg
 
1 / 5
 

V2 的附加图像如上所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