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快速发展,站点建设面临极大挑战
当前移动通讯正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管是视频聊天、电子购物,还是交通出行等,无线网络都在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便利。蜂窝移动通信已经发展到第四代(4G),对于运营商而言同时建设着2G、3G及4G三张网络,基站和天线的数量越来越多,原有的站点空间面临着挑战,无法承载数量众多的基站设备。举个例子,欧洲当前主流频谱有 800M/900M/1800M/2100M/2600M,未来可能还有LTE700M,3.5G等其他频谱,按照传统的建网模式,必然需要大量的基站设备和天线,使得站点施工无比复杂,甚至无可用空间进行加站。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改造的进行,城市原有的站点每年都在不断流失,新的站点获取也越来越困难,以北京、上海为例每年站址流失都超过10%,无法获取站址建设基站就意味着无法提供更好的覆盖和更大的容量给终端用户,用户体验将受到挑战。如何能够减少站点复杂度,节省站点空间资源,并提供更广的覆盖和更大的容量,是通信基站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也是MBB时代下保障容量和体验的关键。
回顾基站发展历程,通信基站形态需要再次创新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基站的形态在不断创新发展。其中,作为无线网络覆盖和容量的主要解决手段,室外宏基站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传统宏基站阶段,所有基带和射频单元都必须放在机房中,通过馈线连接到发射塔的天线端。这种形态的基站不仅占地空间大,租金费用高,站址获取也越来越困难,施工周期也非常长,建站非常不便,而且由于过长的馈线带来的较大损耗,会损失掉大量有效功率,使得覆盖范围变小。第二阶段是分布式基站阶段,以射频拉远为特征,基带单元(BBU)与射频单元(RRU)分开安装,RRU不再限于安装在机房内,可节省室内机房空间。同时RRU靠近天线端安装,大大降低馈线带来的功率损耗。分布式基站从2004年后开始逐渐引入,目前分布式基站已经成为各大运营商建网的主流方式。从当前现有的基站形态看,天线和基站是独立设计安装,通过馈线连接传输射频信号。在2G和3G时代,主流频谱为3频(900M/1800M/2100M),每扇区只需要3个RRU和2面天线,到了4G以及未来5G时代频谱数量进一步增加(比如 700M/800M/2300M/2600M,甚至3.5GHz等高频),站点上RRU的数量将非常庞大,同时天线数量也会相应增加,将射频上移到天线端会极大减少站点RRU模块的数量。同时,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MassiveMIMO)发展方兴未艾,利用有限的频谱提供更大的带宽及更快的速率,是业界公认的提高容量的最有效手段。要支持MassiveMIMO必然要求有更多的发射和接收通道(比如4T4R、8T8R、16T16R等),如果采用RRU+天线组网方式,需要进行大量的馈线连接,站点安装空间和施工复杂度都是无法接受的。综上所述,当前基站形态逐渐变得无法满足MBB时代下多频多模的建网要求,以及未来海量连接下MassiveMIMO技术对基站提出的诉求,有必要在当前基站形态进行再次演进,将射频技术与天线技术进行融合,一体化设计安装,更高的集成度简化站点复杂度。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