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机转套的原因与维修

消耗积分:2 | 格式:pdf | 大小:63.85KB | 2021-03-06

吴湛

分享资料个

本文小编给大家讲下电动机转套的原因与维修方法。

当轴承内圈不轴颈或外圈不端盖间隙大于0.1mm时,定、转子就可能相擦 (扫膛)。扫膛较轻时,电机尚能起动运转,但温升高,时间长了易烧坏绕组,较重时就不能起动运转。拆开有扫膛故障的电机能看到呈紫兰色的擦伤面。发生轴承转套现象的电机大多是铝壳电机。

产生转套的原因有:

① 加工精度较差;

② 拆装频繁且丌合理。轴承内套不轴颈是紧配合的,外套不端盖是加工成零配合或稍有紧度。

有的电机为防止轴承外套不端盖转套,在外套不端盖间加装了特制的钢片。有的将轴承打上打下(正确拆装轴承应加热)或将防转钢片丢失,均会产生轴承转套现象。对于有轴承转套现象的电机,以往大多采用凿毛法维修电机轴承,但效果(尤其是端盖)并不理想。实践认为采用胶粘法维修电机轴承,效果较好。

功率较大、转速较高的电机用金属胶,功率较小、转速不高的电机用氯酊胶。

维修方法是:先将转套处擦洗干净,加好润滑脂,然后涂上胶,再将电机装复。对于转套较严重,轴承内圈不轴颈或外套不端盖间隙较大者,可用适当厚度的金属片垫在间隙内。为了保证同心度应将金属片做成斜口。维修电机轴承实践表明,绝大多数电机,用适当的胶涂在电机轴承间隙中即可恢复正常。

来源:大兰电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