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知识与防护

消耗积分:0 | 格式:rar | 大小:322 | 2009-06-16

国际天空

分享资料个

病毒知识与防护.ppt: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病毒发展史
第一次提出病毒一词,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半世纪前预言了电脑病毒的出现——称为病毒(Virus)。
第一验证验证了计算机病毒的存在,1983 年 11 月 3 日,弗雷德•科恩 (F red Cohen) 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伦•艾德勒曼 (Len Adleman) 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并在每周一次的计算机安全讨论会上正式提出,8 小时后专家们在 VAX11/750 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第一个病毒实验成功。
第一个PC机病毒:1986年发现的Pakistani Brain(巴基斯坦大脑),它是属于引导区型病毒,是由巴基斯坦的巴锡特 (Basit) 和阿姆杰德(Amjad)两兄弟设计的。在一年内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第一个在中国发现的病毒:1989年发现的“小球”病毒。
莫里斯蠕虫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著名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下设贝尔实验室里,三个年轻的程序员:道格拉斯、维索斯基和罗伯特.莫里斯,在工休之余编制了一个叫“磁芯大战”的游戏。“磁芯大战”基本的玩法就是想办法通过复制自身来摆脱对方的控制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可谓病毒的第一个雏形。后来大名鼎鼎的莫里斯玩这种游戏总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正所谓“子承父业”。1988年,当年玩“磁芯大战”出了名的罗伯特.莫里斯去ARPART(Internet的前身)研究计算机安全,他的儿子小莫里斯正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也许是想和他老爸开个玩笑,小莫里斯利用当时大型机主流操作系统UNIX的一个小漏洞编制了一个小小的程序,这个小程序象个蠕虫一样在ARPANET网上四处蠕动,不停地自我复制,短短几天内就耗尽了ARPANET所有资源,给美国政府和军方带来的严重的恐慌和重大损失。"莫里斯蠕虫"现在已被认定是计算机病毒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而小莫里斯本人也差点因此而去坐牢。
计算机病毒产生的背景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新的衍化形式计算机病毒是高技术犯罪, 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不易取证, 风险小破坏大, 从而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是某些人恶作剧和报复心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表现。
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危弱性是根本的技术原因计算机是电子产品。数据从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 易误入、篡改、丢失、作假和破坏;程序易被删除、改写;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手工方式,效率低下且生产周期长;人们至今没有办法事先了解一个程序有没有错误, 只能在运行中发现、修改错误, 并不知道还有多少错误和缺陷隐藏在其中。这些脆弱性就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
微机的普及应用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必要环境 。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
1、一些计算机爱好者出于好奇或兴趣,也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故意编制出一些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让别人的电脑出现一些动画,或播放声音,或提出问题让使用者回答,以显示自己的才干。而此种程序流传出去就演变成计算机病毒,此类病毒破坏性一般不大。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3、用于版权保护。来源于软件加密,一些商业软件公司为了不让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和使用,运用加密技术,编写一些特殊程序附在正版软件上,如遇到非法使用,则此类程序自动激活,于是又会产生一些新病毒;如巴基斯坦病毒。
4、用于研究或实验而设计的“有用”程序,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而扩散出来。
5、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特殊目的,一些组织或个人也会编制一些程序用于进攻对方电脑,给对方造成灾难或直接性的经济损失。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