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例分析机器人微操作系统

消耗积分:1 | 格式:rar | 大小:0.4 MB | 2017-09-29

分享资料个

  微操作机器人系统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那个会微操作的机器人长啥样?

  这其实是南开大学研制的“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是以一台倒置显微镜为主体,配置了左右两个可握持工具进行空间三自由度运动的机械臂、平面两自由度可控平台以及自动调焦系统。系统可在显微视觉引导下,由计算机控制,双臂协调地机械自动或半自动的操作。

  

  面向生物医学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样机示意图

  那这样的设计让机器人具有什么特点?说白了,其实就是很准很精确。

  它能够控制的误差范围比人类要小得多,所以操作的精确度也比人类高得多,所以通常用于微米精度的运动——它的功能覆盖了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操作(如染色体切割,细胞转基因注射等),可在异常微小的操作空间内运动,适合于在细胞级水平上进行切割、注射、微电位测量等典型的生物医学工程操作,对生物医学研究,特别是在植物学研究,遗传工程研究,建立动、植物(包括人类)的DNA文库等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基于最小力的机器人化体细胞核移植理论数据

  

  克隆猪仔

  我们都知道机器人由于是通过计算来进行操作,必然会比人类更加精准,但是此次将机器人真正运用于微生物领域,实属人类在生物探索与改造上的巨大进步。

  为啥?因为它的误差小啊!打个比方,如果说人类操作的难度相当于去除葡萄核,那么机器人操作的难度大概就是去除火龙果的籽了。

  据专家分析,整个实验中,手动操作后的细胞最大变形30至40微米,经过计算后的机器人操作细胞最大变形降低至10微米到15微米。这样的操作使得在细胞核移植操作过程中能够受力最小、细胞变形最小,大大降低了对细胞的伤害,从而提高了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精确度,这下明白机器人有多厉害了吧!

  微生物克隆技术

  我们回到新闻的另一个主题,也就是在机器人“操刀”下“诞生”的几只克隆小猪。

  这是一种体细胞克隆技术,大家熟知的克隆羊多利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诞生的。当初诞生一只克隆羊有多轰动就能知道这项技术有多困难,明明在植物领域插个枝就能解决的事情,到了动物界可谓愁煞几代人。

  1938年,德国实验胚胎学家H·施佩曼(1869-1941)首先提出动物克隆的设想:即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将其移植到一个卵子中去,使其繁殖。1952年,美国费城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进行动物克隆实验,未获成功。1986年英国科学家魏拉德森首次利用细胞核移植法克隆出一只羊,以后又有人相继克隆出牛、羊、鼠、兔、猴等。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