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识别系统(LPR)在现代交通检测和管理部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车牌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三部分[1]。由于车牌定位的准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车牌识别的结果,因此,车牌定位是LPR的一项关键技术。常见的车牌定位技术主要有:边缘检测法[2]、投影法[3]、神经网络法[4]、数学形态学法[5]、基于彩色图像的定位算法[6]。边缘检测法对车牌图像边框的连续性要求较高;神经网络方法计算量大,且要求车牌尺寸基本不变,否则必须对神经网络进行重新训练;基于形态学的方法受噪声影响比较大;基于彩色图像的定位算法适应性差,对于偏色以及背景颜色干扰等情况无法做出有效处理。
由于存在许多外在的干扰,背景信息往往比车牌信息更加复杂,给目标搜索带来巨大的困难,单一的定位方法已经无法保证其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定位算法,对预处理的图像进行形态学的高帽变换后,利用边缘检测得到连通区域进行粗定位,然后结合Hough变换和车牌的先验知识进行车牌的精定位,该算法充分利用了车牌的字符信息,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提取出车牌区域。
1 车牌的固有特征
车牌识别是一种特定对象的识别,是一种在先验知识指导下的识别。我国现在使用的车牌主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牌号标准[7],其具有以下的特征:
(1)形状特征:汽车车牌区域的每个字符宽度为45 mm,字符高度为90 mm,间隔符宽10 mm,字符间隔为12 mm,整个车牌区域的宽高比为44/14。这部分特征在车牌的定位分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纹理特征:车牌有一个连续或因磨损而不连续的边框;标准车牌(军车、警车、教练车、外交车除外)模块包含7个字符,它们基本呈水平排列;在矩形的车牌区域内部有着较丰富的边缘信息,呈现出规则的纹理特征。
(3)灰度跳变特征:车牌的边缘颜色、车牌底色以及车牌文本颜色各不相同,表现在图像中就是灰度级互不相同,这样,在车牌边缘就形成了灰度突变边界。在车牌区域内部,由于字符和车牌底的内部灰度较均匀,因此,穿过车牌的水平直线呈现出波峰波谷的特点。
2 图像预处理
车牌图像的采集大都是通过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设备拍摄获取的彩色图像,因此首先要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
牌照图像在拍摄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干扰,图像的灰度值往往与实际景物不完全匹配,直方图均衡化[8]处理能增加图像灰度值的动态范围,从而达到增强图像整体对比度的效果。
经过灰度增强后的图像还存在各种噪声,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滤波,它很适合于椒盐噪声(即通常拍摄的图片带有的噪声类型)。
图1显示了本文设计中图像预处理部分的实验效果图,车牌区域的特征被明显增强。大量实验表明,本文采用的图像预处理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满足实验的要求。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