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S实施要不要从点到线

消耗积分:0 | 格式:docx | 大小:0.03 MB | 2018-12-25

分享资料个

  MES的落脚词是Manage,很显然应用对象主要所面向的是管理层,分别指战略层管理与中层管理,战略层关注高阶数据(如完成率、变化趋势等等),中层管理关注更多的是实时数据(如计划进度、生产问题等),车间执行层更多关注的是相对静态的数据(装配BOM、工艺数据等)。虽然MES更偏向于面向管理层,但是数据却是从下往上流转的。

  MES就是用于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的。比如,之前管不到的,现在要管;以前业务当中很随意、随性的流程现在需要理顺、固化。实施好的MES项目是能让管理层获得更多的数据的同时,让一线人员使用没有那么大抵触。虽然MES项目是领导层决定实施的,但是应用的效果却是由执行层工人决定的。

  一般的MES系统项目,就是工厂需求是什么,用IT技术手段实现。而做一个好MES则不是这样,应该是将很多管理理念提炼出来如JIT,精益等,然后让系统按照这种理念实现,所以MES=管理思想+IT工具。

  对企业调研与需求分析不是为了确定用哪种IT手段,而是寻找分析企业的痛点、弊端,构思企业管理的蓝图。所以MES很大程度是一种管理思路的咨询,但是这种管理变更会遭遇部门利益、部门人员技能分布与集团企业制度等类似原因的掣肘。所以与其说是咨询更多的是在现有管理基础上的优化与博弈。

  咨询与梳理流程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事情,当大家都习惯了以前的业务加一些不可名状的规则之后,要梳理清楚流程是非常艰难的。倘若公司在不完备的各个系统情况下进行梳理,加上各个业务面交叉很多,一旦有梳理不到位的地方,系统上线后,就会有各个部门的人跳出来喊。所以MES对于个人素质(乙方实施经验)要求很高,做事务必要掐准核心业务人员,确保无遗漏。

  接下来才是IT手段,IT手段的选择与MES的咨询无关,用哪种IT手段取决于乙方的技术储备、甲方的项目成本(资金与时间成本,技术界有言:没有实现不了的需求,只是看时间与资金)。利用IT手段的核心目的是在管理思想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数据传递效率、降低工人强度与增强数据的可追溯性。比如由系统集成代替手工录入。

  ERP是企业资源管理的核心,主要管理经销存;而在生产层面,MES就是核心了,ERP毕竟早于MES发展了很多年,很多东西都很成熟了,MES的热度也是近2-3年在提起来的,所以仍然还是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企业互联,智能化信息化的口号比比皆是,国家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很大,只要你们公司愿意上,很多都是可以申请国家津贴的,特别是一些绿色能源行业。我想到的是,一旦国家队出马,这个行业距离被做的没技术含量也就不远了。最近一些MES的项目,价格被压的都很低。大厂商由于其自身的成本压力会以产品化的思想,以产品灵活配置尽可能降低实施成本,再加上很多项目经验累积出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法论,在实施过程中尽量避免各种耽搁时间的“坑”以降低成本。而小厂商的层次参差不齐,MES又是特别注重实施的软件,小厂商的实施效果不好评价,只是大厂商遇到的成本问题,在小厂商只是缓解而不会根除。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