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辊压机轴承位磨损主要原因

消耗积分:0 | 格式:docx | 大小:0.26 MB | 2024-01-10

索雷solid

分享资料个

  辊压机轴承位磨损主要原因:

  (1)加工精度;锥轴颈的锥度公差、直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均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是影响其配合接触面的主要因素。在机加工工艺中,不管采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零件表面都不是绝对光滑的,所有的零件表面都有它各自的表面纹理。通常在机加工要求其配合面积不能小于75%,而表面纹理是与标准面的偏差,这种偏差来源于粗糙度、缺陷以及波纹度。在加工圆锥时会产生直径、圆锥角、形状等误差,这些因素在圆锥配合中,将造成基面距误差和配合表面接触不良。因此接触面积减少,传递扭矩较小连接不可靠,故易造成轴承位的磨损;

  (2)轴承长期运行,不能及时更换:轴承长期使用,其运行游隙将不断增加,当游隙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设备的震动也会随之增大。设备震动增大对各个部位也将导致破坏性的影响,这样便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周期性的检查轴承运行游隙非常关键,制定出合理的轴承更换周期;

  (3)巡检和维修因素;其一、由于辊压机工作环境恶劣,周围粉尘浓度大,当注油孔堵塞或密封件磨损后粉尘或水进入轴承使承润滑不足过热损毁间接造成轴承位磨损。其二、轴承紧固螺栓预紧力大小以及设备运行后螺栓的二次紧固都会影响轴承与轴承位的配合。因此设备的运行不仅需要定期的维修维护,而且更需要平时的巡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减少设备的维修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