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体仿生机器人用途分析及技术原理

消耗积分:1 | 格式:rar | 大小:0.01 MB | 2017-09-20

分享资料个

  提到机器人,我们脑海中浮现的通常是金属、塑料材质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是传统机器人的代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这种坚硬材质的机器人也许会给接触他们的人类带来伤害。比如,当一个飞行机器人向你飞来,你肯定会下意识地躲闪,害怕流血受伤。

  现在,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办法来让机器人变得更加柔软、更加呆萌,越来越像动物。对于那些装有传统发动机的机器人来说,这就意味着让他们装上肌肉或是在发动机上装上弹簧。比如,在扫地机器人Roomba上安装减震弹簧,就能很好地减少避免它对使用者的伤害。

  不过,现在有团队另辟蹊径,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让机器人更加人畜无害:将动物组织与机器人结合在一起。他们正在大力打造由生物肌肉组织和细胞驱动的机器人。这些设备可以由电或者光驱动,让细胞与骨骼结合,从而能让机器人游泳或者爬行。这些机器人能够自由移动,并像动物一样柔软。相比传统机器人,他们对使用者和环境更加安全。此外,它们不仅外表像动物,生理机能也更像动物,需要营养素,而不是电池来供应能量。因此,它们也比传统机器人更轻。

  打造生物机器人

  要打造生物机器人,研究人员首先会提取老鼠或是小鸡的心脏或是骨骼肌。如果基质是聚合物,那么他们打造出来的设备便是生物混合机器人:由自然和人造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机器人。

  如果你简单地将细胞放到已成型的骨骼中,那么细胞就可以开始肆无忌惮地成长。这就意味着当研究者用电流来让细胞移动时,细胞的压力方向将是随意的,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设备的效率。

  因为,为了更好地利用细胞的能量,研究人员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微缩成像。他们利用3D打印打造了特定的骨骼模型,这样细胞一旦被放置入内,就会根据骨骼的形状生长。这样一来,细胞便打破了混乱生长的状态,提升设备成型的效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