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下机器人在福岛核电站的应用

消耗积分:0 | 格式:rar | 大小:0.1 MB | 2017-09-20

分享资料个

  据外媒报道,本周三(19日),东京电力公司正式向福岛核电站投放水下机器人“小太阳鱼”,用于调查废墟内结构的损坏情况。在水下,机器人顺利拍摄到了废墟内建筑崩坏的图像,其中包括一些严重受损的关键结构。

  2011年3月地震和海啸发生后,福岛核电站发生了爆炸,根据收集到的废墟建筑破坏情况,专家推测熔化的燃料及高温是核电站结构损坏的主因,有相当一部分燃料碎片可能掉落在反应堆安全壳底部。目前3号机的安全壳里积满了放射性核污水,最深处达6米。

  本次调查,机器人的首要任务是找到熔落的核燃料。据“小太阳鱼”传回的视频显示,核电站内部满目疮痍,原本置于反应堆核心下方的网格栅缺失了一部分,且存在被上方物体及融化燃料撞击过的痕迹。反应堆安全系统被破坏,控制棒传动装置遗失。东电发言人Takahiro Kimoto称,虽然机器人没有捕获到堆芯熔化的明显痕迹,但是这次的调查工作十分顺利,东电将在本周五继续投入水下机器人,去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工作人员希望届时能找到熔化的燃料。

  据悉,本次参与调查的水下机器人由东芝和IRID(国际反应堆报废研究研发机构)共同研发。该机器人大约一条面包长,配备照明装置、两台摄像机、放射量测定器和五个螺旋桨,能承受高达200Sv的辐射,由一组四个操作员远程控制。

  此前东电一直使用地面机器人对废墟进行调查,但复杂的地面情况和高辐射环境让它们频频折戟:一台蝎形机器人在2号机安全壳内“失联”,一台蛇形机器人在工作了2小时后报废……而“小太阳鱼”的成功无疑给工作人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Takahiro Kimoto表示,就目前的调查结果看,3号机的损坏情况比2号机严重得多。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