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粒度光交换结构及其波带疏导算法

消耗积分:0 | 格式:rar | 大小:1 MB | 2017-11-09

分享资料个

  多粒度光交换可以减少密集型光波复用系统中波长交换平面的端口数量,但是传统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中波带交换平面与波长交换平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使得多粒度光交换的结构比较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在新的结构中,波长交换平面与波带交换平面完全独立,从而可以有效地简化多粒度光交换的结构,减少波长交换平面的端口数量.为了提高新结构中波带利用率,提出了与新结构相适应的业务疏导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业务阻塞。

  随着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根光纤中复用的载波数量越来越多.现在一根光纤中已经可以复用几千路载波,而一根光缆中可以包含几百根光纤,因此一根光缆中包含的载波数量可以达到几十万.现有的光交换大都是基于波长的交换,因此要对一根光缆中的载波进行交换,需要数量巨大的交换端口,交换设备复杂,成本高,而且管理控制复杂.此时,多粒度光交换应运而生[1].在多粒度光交换中,有 3种粒度用来承载业务,分别是光纤、波带和波长,其中波带的粒度位于波长与光纤这两个粒度之间.一个波带由多个波长构成,一个波带中包含的波长数量称为波带的粒度.将交换由单纯的波长交换扩展到多粒度交换,无疑会大大减少交换端口的数量.事实上,进入一个光交叉连接设备(OXC)进行交换的载波数量虽然很大,但是在光网络中,由于一个 OXC通常只与有限的几个至几十个 OXC相连接,因此一个 OXC中有大量的载波是去往相同的下一跳 OXC,这些载波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更高一级的粒度上进行交换,从而减少波长交换的端口数量。

多粒度光交换结构及其波带疏导算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